参考消息网2月20日报道 法国《世界报》网站1月31日刊登题为《欧洲单一市场成立三十周年,介于满意与幻灭之间》的文章,作者是玛丽·沙雷尔。全文摘编如下:
1993年1月,欧盟成员国之间开始了商品、服务、人员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其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其成员国的经济一体化。
“过去30年来,单一市场构成了欧洲联盟的基石。”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玛格丽特·韦斯塔格1月3日兴奋地指出。负责内部市场的法国籍欧盟委员蒂埃里·布雷东将单一市场的建立称作是“电击疗法”。2022年12月初,他在布拉格表示:“它让欧洲最终获得了塑造其政治和经济命运的能力。”
很多专家的立场则更为委婉。例如布鲁塞尔智库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的钦齐娅·阿尔奇迪,她说:“建立单一市场拥有巨大利好,不过它带来的并非只有好处。”布鲁塞尔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的经济学家安德烈·萨皮尔承认:“它同样带来了失望,并且在某些领域依然分裂,例如在数字和资本领域。”
从利好方面来说,边界与非关税壁垒的终结——例如标准互认——让交易变得更为顺畅,并让作为首批受益者的大企业节约了大笔资金。
参考消息网2月20日报道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2月16日发表题为《西方早就计划利用乌克兰与俄罗斯打一场代理人战争》的文章,作者是乌克兰前外交官奥尔加·苏哈列夫斯卡娅。全文摘编如下:
自俄罗斯在近一年前发动军事攻势以来,乌克兰已经从西方获得了数百亿美元。这些资金直接造成包括乌克兰东部平民在内的数千人死亡。美国及其盟友首要关注的是自身利益,它们完全清楚,要不是有它们的“慷慨赠予”,这场战争早就结束了。
八年前就开始援乌
向乌克兰输送资金和武器的进程并非始于2022年。它的开始时间还要向前推8年,当时基辅刚刚发生独立广场政变。据透明国际说,在2014年至2017年期间,仅美国就向乌克兰提供了6.58亿美元的技术援助。到去年3月,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超过20亿美元。
在俄罗斯发动军事攻势之前,对基辅的武器供应被错误地贴上了“防御性”和“非致命性”的标签。以2016年为例,立陶宛向乌克兰提供了约150吨弹药,以及60挺KPV和86挺DShK重机枪。自2018年以来,美国一直向乌克兰提供“标枪”反坦克导弹。
参考消息网2月20日报道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网站2月16日发表题为《东区故事:波兰在欧盟的新角色》的文章,作者是该委员会高级政策研究员兼华沙办公室负责人彼得·布拉什。全文摘编如下:
当美国总统乔·拜登下周乘坐飞机进入华沙时,他抵达的将是欧盟新的中心。至少这是波兰许多观察人士想要看到的局面。
自俄乌冲突以来,华沙的自尊心日益高涨。长期以来,波兰一直是欧盟的弃儿,但是这场战争证明波兰是正确的:在俄罗斯、北溪天然气管道二线、欧洲安全以及军事重要性等方方面面,无不如此。形势发生了改变,而且——对波兰领导人来说——感觉良好。
波兰向乌克兰提供的军事和政治援助一直引人注目。波兰接纳了逃离冲突的数以百万计的乌克兰难民。它还从自己的武器库中拿出大约300辆坦克捐给乌克兰——这样的捐赠规模是欧洲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此外,波兰扮演了对乌军事支持中心的角色。
这样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波兰彻底改变自己的形象,也让欧洲其他国家意识到波兰的巨大潜力。然而这一切并非必然。在去年2月24日之前,波兰与乌克兰的关系紧张,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相互冲突的历史叙事方式和经常因军人墓地与纪念碑而起的争端加剧了双方的互不信任。在当前乌克兰需要帮助的时候,华沙把所有这些分歧放在一边,向这个东部邻国提供了支持。
参考消息网2月20日报道 《俄罗斯报》网站2月17日发表题为《为何白宫两周以来忙于击落气球,却对俄亥俄州的化学品泄漏灾难视而不见》的文章,作者是伊戈尔·杜纳耶夫斯基。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镇附近的火车脱轨导致大量化学品泄漏,然而,在社交媒体上被飞机上都能看见的黑烟浓云的现场照片以及当地居民的抱怨刷屏之前,事故本身并未引起地方政客和媒体的关注。如今,这场突发的生态灾难已产生了全国性反响,然而跟美国过往的自然灾害一样,此次事故的受害者或将沦为政治纷争的人质。
3日一辆150节车厢的列车脱轨,其中部分车厢内载有危险化学品。多罐用于生产塑料制品的有害物质氯乙烯泄漏到空气中。数天后,列车所属的诺福克南方公司与当地政府协商,决定使用“排气和燃烧法”来释放有毒气体,理由是将剩余化学品倒在一起可能引起爆炸。
大火令城镇上空出现了漫天毒云。当化学品燃烧期间,事发地附近成百上千居民被疏散了两天。然而,据《华盛顿邮报》说,返家后他们开始抱怨异味严重、头痛、恶心和其他不适。环境学家掌握的材料表明,化学品已渗透进表层土和地表水中。
参考消息网2月19日报道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2月15日刊发题为《西方外交不成熟,没有对话能力——专访俄罗斯驻印度大使丹尼斯·阿利波夫》的文章,作者为乔伊迪普·森·古普塔。全文摘编如下:
正值“俄罗斯外交官日”(俄罗斯驻世界各地使馆于2月10日庆祝了这一节日)之际,阿利波夫与本网站记者就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交谈,内容涉及莫斯科在乌克兰发动军事行动后外交官面临的挑战、印度与俄罗斯的防务协议、走向多极世界之旅以及南方国家的崛起。
记者问:在顿巴斯开始军事行动后,对俄罗斯外交来说,今年无疑是不容易的。俄罗斯驻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外交官感受到这一点了吗?
丹尼斯·阿利波夫答:去年的确不同寻常。俄罗斯驻外机构的工作强度、挑战和范围都大大增加。
在印度,俄罗斯大使馆的运转环境与在欧洲和美国完全不同。欧美几乎完全冻结了与俄罗斯的关系。在我看来,这表明西方外交不成熟,在危急时刻没有对话和妥协能力。
我们与印度政府保持着密切沟通,不断扩大我们与民众的接触。这体现了我们传统伙伴关系的友好和战略性质。2022年,我们看到,各种交流出现明显上升势头,人们对探索贸易新途径的兴趣增强。我们关于政治和战略问题以及防务和其他敏感领域的对话是极其坦诚和热切的。
参考消息网2月19日报道 日本《每日新闻》2月16日刊发题为《战况不明、财政负担令美欧深陷“援乌疲劳期”》的文章,作者为秋山信一和岩佐淳士。全文摘编如下:
本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将满一周年。美欧各国一直向乌克兰提供军事、经济和人道主义援助,但面对前景不明的战事和滚雪球般增长的财政负担,有人开始质疑是否应继续援助乌克兰。
今年1月24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在俄亥俄州的乌克兰社区与大约20名当地代表围桌而坐。“希望美国继续给予乌克兰军事、经济和人道主义援助,商讨如何帮助乌克兰人重建家园。”75岁的安德鲁·费丁斯基幼年跟随父母从乌克兰移民美国,目前担任当地乌克兰资料馆馆长一职。对此舍曼的回答是:“美国将为乌克兰提供必要援助。”
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拜登政府一直是对乌援助的核心。除了地对空导弹、坦克等总规模高达293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以外,据美智库外交学会估算,美国对乌克兰政府的财政援助以及食物医疗等经济、人道主义援助总额也达到250亿美元左右。
“一年来,许多美国人在家门口挂上乌克兰国旗以示支持,这促使美国对乌提供巨额援助。”费丁斯基回忆说。
参考消息网2月19日报道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2月15日刊登题为《阿达尼的坠落重新激起对这名亿万富翁与莫迪之间密切关系的审视》的文章,作者是苏玛蒂·巴拉。全文摘编如下:
印度亿万富翁高塔姆·阿达尼的一落千丈引发人们再次审视这位商界大亨与印度总理莫迪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做空机构兴登堡研究公司1月底发布了指控阿达尼欺诈的报告后,他的财富缩水,在短短几天里失去了亚洲首富头衔。
阿达尼集团的崩塌暴露出印度超级富有的企业巨头与政治精英长期建立的关系。
,,澳洲幸运5官网(www.eht0808.vip)是澳洲幸运5彩票官方网站,开放澳洲幸运5彩票会员开户、澳洲幸运5彩票代理开户、澳洲幸运5彩票线上投注、澳洲幸运5实时开奖服务的平台。![]()
兴登堡公司的报告让人们愈发关注这名拥有亿万身家的商界大亨与莫迪之间的密切关系。
报告说:“阿达尼靠着政府内部的促成者完成了这一商业壮举……这类腐败问题渗透到政府的方方面面。”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教授阿肖克·斯温说,印度一直在与“裙带资本主义”作斗争,但莫迪与阿达尼之间的密切关系把裙带资本主义“带到另一个水平”。
长期观察印度政治事务的斯温说:“莫迪和阿达尼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政客与商人所能建立的最密切的关系。当然,以前印度从未有过这种情况。他们的崛起是同步的。”
参考消息网2月19日报道 《日本经济新闻》2月16日刊登对麦肯锡咨询公司亚洲区主席高坦姆·库姆拉的专访文章,题为《印度人口世界第一的光与影》。全文摘编如下:
根据联合国的估算,印度人口将在今年内超过中国。从正反两方面来看,这都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
中国的人口平均年龄为38岁左右,而印度人口平均年龄只有28岁左右,非常年轻。印度劳动人口将持续增长至2075年前后,可以在很长时间内享受到人口红利。不过,考虑到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增长也会带来课题。今后十年,印度需要创造大约9000万个工作岗位,为此国内生产总值(GDP)必须维持每年8%至8.5%的增长速度。
印度总理莫迪提出了在2047年即该国独立100周年时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很多改革不可避免。
首先要加强制造业的竞争力。印度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目前约为15%,但这至少需要提高到20%。为此,必须实施修订版劳动法和下调电费,而修订劳动法的工作进展迟缓。另外,土地改革也很重要。
其次是扶植那些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印度有500家大企业,但考虑到该国的经济规模,应该有3倍于此的1500家大企业。之所以没有形成这样的局面,原因之一是中坚企业队伍不够壮大。
参考消息网2月19日报道 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2月15日刊登题为《印度寡头政治危机》的文章,作者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经济学教授、联合国有效多边主义高级别咨询委员会成员贾娅蒂·高希。全文摘编如下:
最近20年来,印度亿万富翁高塔姆·阿达尼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之间的亲密关系让古吉拉特邦的这名商人成为亚洲最富有的人。阿达尼的异军突起从某种意义上讲盖过了他的政治导师,也让他成为印度增长故事的代表人物——直到涉嫌欺诈和操纵股票的指控让他的商业帝国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随着他的企业集团市值在几天内蒸发1100亿美元,阿达尼已经成为一个警示故事,提醒人们印度任人唯亲问题的危险性。
阿达尼和莫迪的伙伴关系可以追溯到2002年,当时莫迪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因未能遏制在该邦导致1000多人死亡的暴乱而受到严厉批评。事件发生后,莫迪被禁止进入美国,而且基本上被印度商界领袖抛弃。阿达尼则继续支持莫迪和他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并因自己的忠诚得到了丰厚回报。在接下来的10年里,阿达尼集团以惊人的速度扩张,拿下了多项政府合同,并进军食品进出口、煤炭贸易和采矿、电力、油气勘探以及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参考消息网2月19日报道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2月3日发表题为《加入欧盟对乌克兰和该联盟来说将意味着什么?》的文章,作者是塔拉·劳。全文摘编如下:
欧洲领导人似乎无法就乌克兰是否能加入欧盟达成一致。乌克兰总理杰尼斯·什梅加尔说,乌克兰正处于在两年内加入欧盟的日程表上,而法国总统马克龙估计乌克兰需要“几十年”才能加入欧盟。不过,许多人一致认为,加入欧盟对乌克兰来说需要付出大量艰辛努力,包括在仍然十分活跃的战争中与俄罗斯达成一项和平解决方案。
但是,如果乌克兰加入欧盟,那它会是什么样子——乌克兰的加入又会如何改变欧盟这个组织?
加入欧盟将如何改变乌克兰?就连对乌克兰加入欧盟的可能性持乐观态度的人也认为,这一进程将具有挑战性。乌克兰需要进行一系列广泛改革,包括打击腐败、吸收欧盟法律并改革自身司法体系。
研究乌克兰政治动向和俄乌战争的麦吉尔大学副教授玛丽亚·波波娃说:“如果乌克兰到了加入欧盟的时刻,那么届时它已经被显著改变。”对乌克兰人来说,这些变化将带来巨大价值。波波娃说,例如,虽然乌克兰公众对本国司法体系的信任度很低,但改革可能会带来“独立、公正和有效的司法体系”。
参考消息网2月19日报道 德新社2月16日发表题为《慕尼黑“战争大会”》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名不副实:不会谈论安全。60年来,这一高级政治家和专家参加的会议首次在一个核大国在欧洲中部挑起的冲突期间举行。以前的话题是,如何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并防止战争。这次会议一反常态,主题是如何结束俄乌冲突。
当2022年慕尼黑安全会议刚好结束四天时,这场冲突就开始了。当时在慕尼黑,美国副总统哈里斯谈到了“俄罗斯侵略的剧本”。德国总理朔尔茨警告说:“战争再次威胁到欧洲。”此后不久,慕尼黑安全会议新任主席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所说的“文明断裂”发生了,在21世纪的欧洲本来没有人会想到这可能发生。
为了探讨现在如何结束这场冲突,霍伊斯根——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外交政策顾问,后来担任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邀请了4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到慕尼黑参加他作为主席的首次会议,此外还有来自96个国家的近100名部长、其他政府代表和专家。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都属于乌克兰的西方盟友。
参考消息网2月19日报道 日本《朝日新闻》2月15日刊发题为《美中半导体之战》的文章,作者是榊原谦。全文摘编如下:
从家电到火箭,半导体已经成为几乎所有工业产品不可或缺的零部件,美中围绕半导体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美国历史学家克里斯·米勒在其近著《芯片战争》中回顾了半导体的历史,我们就当代半导体之争等问题听取了他的见解。
榊原谦问:您的著作描写了半导体的历史,在美国成为畅销书。为什么半导体在今天格外引人注目?
克里斯·米勒答:我想有两个原因。第一,疫情导致的供应短缺。有必要让更多人了解,半导体不仅用于手机和电脑,汽车、洗碗机、微波炉上也使用了大量芯片。这显示了经济对半导体的依赖,这对所有人来说都很重要。
第二,美国和中国的问题。随着两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半导体逐渐成为最核心的关切,可能给整个经济造成各种各样的影响。
问:具体来说,您认为会是什么样的危机?
答:台湾处于两国敌对关系的核心位置。全球先进半导体的相当一部分产能集中在台湾地区,全球每年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新增计算机处理能力来自台湾生产的半导体。这一事实明确地告诉世人,一旦发生问题,风险将是多么巨大。
参考消息网2月19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2月13日刊发题为《战略和力量部署失误的原因:没能理解围棋模式》的文章,作者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准将吉斯·霍尔库姆。全文摘编如下: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长期战争”之后,美军正尝试向印太地区的重大战略转移。与此同时,政治领域中的新孤立主义,以及非军事和军事计划之间的资源配置使人们产生一些疑问,包括美国在世界上的定位问题,以及如何在战略手段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战略目标的问题。
毫不奇怪,国内政治、新冠疫情和经济问题已经消耗了很多注意力,并导致我们将大部分注意力转向国内。
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军事存在的减少,许多国家和非国家组织正在进入由此产生的真空地带或它们以为的真空地带。
美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坚信任何东西都可以通过更多和更好的技术手段进行提高。美国对待战争的态度无疑也是如此——以技术为核心,甚至到了以技术推动战略制定的地步,而不是以战略为导向。这一点在印太地区最为明显。
所有这一切都指向一个问题,即在多极化的全球动荡中,美军尤其是海军将如何重塑自己。我们目前面对的不是一个令人感到欣喜的局面。“遏制”这样的旧战略词汇正在被装扮成新词,还被贴上“现代化”的标签。自欺欺人的陷阱主导着威慑力评估,各种技术正被视为挽救美国能力衰减的灵丹妙药。
ag区块链百家乐声明:该文看法仅代表作者自己,与www.allbetgame.us无关。转载请注明:欧洲单一市场成立30年,“满意还是幻灭”?